中国航空城——西安阎良


阎良概况



阎良位于陕西西安主城区东北部,人口30.5万,北依荆山,南眺渭水,是历史文化悠久、航空产业聚集、生态环境优美、区位交通便捷的宜居宜业之城。5000年前,轩辕黄帝在境内荆山“铸鼎以安天下”;2000年前,商鞅在此变法以图强秦,阎良还因此被誉为“中国最早的法治之乡”;楚汉相争,刘邦雄踞此地四载,创立了大汉基业,“开拓”是融入阎良人民血液的历史基因。阎良因航空而建区、而崛起,是名副其实的中国航空城。1966年,阎良撤镇建区,掀开了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全新篇章,也拉开了中国航空城建设的宏大序幕。



半个世纪砥砺奋进,新中国首架大型军用飞机、国内第一代民用飞机、第一代新型歼击轰炸机、新一代军用大型运输机,多种型号的军民用飞机从这里飞上蓝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天安门广场上飞过的每架飞机,都与阎良有着千丝万缕、密不可分的关系。


半个世纪戮力同心,阎良有航空科技人员2.5万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500人,涌现出以王昂、黄炳新、李中华为代表的三代试飞英雄。经过数以万计建设者的顽强拼搏,阎良实现了“工人镇—飞机城—航空城”的三期蝶变,已成为中国唯一、亚洲最大的集飞机研究设计、生产制造、试飞鉴定、教育培训、旅游体验、交流会展六位一体的“中国航空城”。



阎良是西安国际化大都市三个副中心之一,是陕西省航空产业发展核心区域,区内聚集了陕西三分之一以上的航空资源,是大西安北跨战略中心和万亿级工业走廊核心板块,阎良成为大西安向东、向北拓展辐射的“主战场”和对外开放的“新门户”。2021年,西安市委市政府率先在阎良区和航空基地探索实行“区政合一”管理体制,聚焦航空产业突出优势,加强资源整合,实现优势互补,加速航空产业聚集发展。


阎良是渭北交通枢纽,西禹高速、关中环线穿境而过,西延高铁、西韩城际铁路过境设站并启动实施,阎良至机场城际铁路即将启动实施,阎良已纳入西安“半小时经济圈”,是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副中心城市,也是大西安工业大走廊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通过实施石川河、清河、荆山塬“两河一塬”综合治理,加速了“水润航空城、生态阎良区”建设。


目前,全区拥有各类航空科研、制造分支机构100多个(其中,试飞院是全国唯一的试飞鉴定中心,一飞院是全国唯一的大中型军民机研发基地,西飞公司是亚洲最大的飞机制造企业,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是全国唯一的飞机强度研究中心)。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级试飞英雄4人、突出贡献专家200余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500余人。


全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共3.5万人,占全区人口的10%。区内拥有普通高校5所、技工类院校3所,在校学生3.9万余人,为国家航空事业发展提供了充实的人才保障。近年来,驻区及区属企业开展生产技术攻关,科技成果及专利申请量连年增加。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GDP)249.1亿元,其中航空产业增加值110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44.2%。阎良区始终把打造中国航空城作为助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举措,努力为西安高质量发展作出阎良贡献。




国内首个国家级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

——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



CAIB概况



2004年8月,国家发改委批复设立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是国内首个国家级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


2010年6月,国务院批复升级为陕西航空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全国唯一以航空为特色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自成立以来,陕西航空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西安航空基地)以“市场导向、国际合作、体制创新”为总体发展思路,重点发展飞机整机制造、航空部附件配套、航空新材料、通用航空等产业领域,做大做强飞机制造板块,同时,重点培育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先进制造产业,加快建设蓝田通用机场、航空基地综合保税区、表面处理园等配套园区,形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航空城,打造航空协同创新资源集聚高地、产城融合发展示范高地。


经过多年发展,西安航空基地已成为产业特色鲜明、集群效应显著、创新能力突出、生态环境宜居的高端产业新城。未来,西安航空基地将乘大国崛起之东风,迎多重战略叠加机遇,倾力打造西安万亿级工业大走廊增长极,托起中国航空产业腾飞之梦。


发展优势

产业聚集优势:航空产业核心带动,智能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环保装备产业等集群发展。



平台支撑优势:综合保税区、创新创业园、表面处理园三大专业化产业平台,提供可靠配套保障。


创新创业优势:以国家级航空科技企业孵化器为核心,构建科技创新支持体系。



人才保障优势:现有专业院校5所,每年输出专业人才万余人,航空科技型人才近3万人,提供多层次人才保障。


星级服务优势:一站式政务服务,完备的政策体系,打造亲商、重商、安商、富商的高效政府服务。


政策优势

可享受国家部委、陕西省、西安市、开发区等多层次的专项扶持政策。


可享受贷款贴息、股权投入、奖励补助等多形式的资金扶持。


重大项目实行“一企一策”优惠政策。




产业链现状



依托西安航空产业基础,航空基地初步构建了集飞机设计、整机制造、试飞鉴定、强度检测、专用装备制造、航空材料制备、零部件加工、航空服务、人才培训等为一体的航空产业链条,形成了“圈层联动、龙头带动、配套拉动”的航空产业生态圈。



在航空央企引领下,构建了歼击机、轰炸机、运输机、大型客机、支线飞机等大中型飞机“核心制造圈”;在整机制造带动下,构建了涵盖航空新材料、航空大部件、零部件、机载系统、航空专用装备等的航空“配套协作圈”;打造了西安航空大数据中心,构建了“航空大数据分析+航空培训+航空维修”的航空“运营服务圈”;以通航产业为引领初步构建了全国领先的“低空经济圈”。



2020年,航空基地入区企业超过1800家,围绕航空先进制造产业链条深耕细作,形成了强大的产业协作链条和航空制造配套能力,涌现出一批产业链细分领域的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及“隐形冠军”企业。


产业链上游


形成以西飞公司、试飞院、强度所为龙头单位的飞机整机和大型关键零部件的研发、试验、制造业;以康本材料、鑫垚陶瓷、四方超轻、博尔新材料为材料代表的碳纤维、陶瓷基、镁锂合金、立方碳化硅航空新材料业;以富沃德、鑫旌航空、亚龙航空为代表的无人机研发和制造业。



产业链中游


形成以三角防务、博赛旋压为代表的大型精密锻件、特种成型旋压制品的研发和制造业;以兴航航空、康铖机械、泽达航空、广联航空为重点支撑的飞机精密机体结构件加工制造业;以势加动力、宇烈科工、智汇航空为代表的发动机整机、叶轮叶盘的研发和制造业;以昱琛航空、振民航空为代表的地面检测设备和飞机机载设备业;以西飞亨通、冠华电子、翔仪恒昌为代表的电线电缆、惯性导航和飞行控制业;以沃祥航空、鹏泰航空为代表的飞机燃油系统研发和制造业。



产业链下游


以天翼航空、神骑航空为代表的航空场景应用服务业;以恒锵航空、昱琛维修、大鹏航空为代表的航空部附件、发动机和燃油喷嘴维修业;形成以西安航空学院、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金宇航空、中汇航空为代表的航空人才培训业。



产业链目标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按照“集群化构建、园区化承载、专业化分工、市场化运作”的发展理念,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以产业链"链长制"为抓手,锚定建设"世界级航空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总目标,围绕"补链、延链、强链"做好文章,着力构建“34510”的现代航空产业链关键节点。



“3” 即3大先进制造产业构建特色,夯实产业根基。聚焦航空先进制造主导产业,持续做强主导优势的航空特色制造业、航空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产业等3大航空先进制造主导产业。


“4” 即4大航空新兴产业加速破局,占据产业高点。聚焦航空领域新兴产业高地占领,做大做强无人机产业、5G产业、航空增材制造、大数据和云计算等4类航空新兴产业,赋能新基建建设,培育壮大新的增长点,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5” 即5大现代航空服务强化支撑,延伸产业链条。瞄准航空特色产业及新兴产业发展需求,以高端化特色化发展为路径,优化提升通航机场建设与运营服务、航空文旅、航空会议会展服务、航空技术服务、航空中介服务等5类航空特色现代服务业,助推航空全产业链发展。


“10” 即10大产业承载园区同步建设,加速产业聚集。加快建设航空先进制造业中心、民机与航空制造产业园、表面处理产业园、航空物流综合保税区产业园、西安航空大数据产业园、西安航空基地(蓝田)航空产业园、“航空智汇谷”、航空零部件智能互联制造基地、环保产业园、航空新材料产业园等十大园区建设步伐,加速现代航空产业集群化发展进程。


秦创原陕西航空产业两链融合示范区


抢抓全省共建秦创原的战略机遇,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的工作要求,积极融入全市秦创原建设总格局,以西飞公司、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中国试飞院、飞机强度所等央企为龙头,以产业链和创新链两链融合为重点,积极构建"1+6+8+N"航空产业创新体系,重点实施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构筑创新创业高地、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四大工程,着力打造"秦创原陕西航空产业两链融合示范区",为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和航空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构建"1+6+8+N"航空产业创新体系,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 


加快航空产业发展壮大,以创新为抓手,以产业链和创新链两链为途径,助推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


(1)打造秦创原陕西航空产业两链融合示范区,高标准建设航空科技企业孵化器和航空产业融合创新中心,使其成为秦创原陕西航空产业的核心窗口、服务窗口、供需对接窗口。


(2)加快推进航空产业链基础配套园、新型工业园、航空大数据产业园、表面处理园、航空先进制造业中心园、民机配套产业园等六个科技成果转化园区建设,优先承载航空高端装备制造、航空电子、民机配套等核心技术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3)支持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等八家技术转移机构建设,加速科技成果高效配置、精准对接、快速落地。


(4)围绕航空产业发展需求,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整合产业上下游优势资源,建设N个航空产业创新联合体、新型研发机构以及技术创新平台,实现"出成果"与"用成果"有机统一。


  加强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提升综合服务水平。 


建设专业化科技服务平台,统筹科技优势资源,改善提升科技服务能力,推进创新融合发展。


(1)加快推进与腾讯联合建设的西北首家工业云基地—西安航空大数据中心运营,持续完善大数据功能,推动企业上云上平台,形成"以数据带产业、以产业带区域"的互联网式的跨越式发展。


(2)加快航空工业云基地联通大数据中心项目建设,充分发挥大数据、云计算对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全面提升航空制造业智能化、现代化水平。


(3)加快航空产业融合创新中心建设,为航空配套及相关研发企业提供办公、会展、商务接待等各类功能于一体的服务场地,打造科技创新服务生态高地。


(4)依托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进一步优化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职能,聚集知识产权、法律、财务等服务机构,提供多种类型的 "面对面、全方位、一站式、全周期"服务。


  构建技术创新平台,助推航空产业快速发展。 


聚焦航空关键领域,依托陕西高校及科研院所优质创新资源,促进重点飞机型号研制核心技术实现突破。


(1)充分依托民机工程技术中心、飞机强度检测技术平台、航空大型模锻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技术平台,促进高校院所技术成果向重大技术平台转化,重大技术平台成果向重大项目、重点型号转化。


(2)围绕飞机研发、试飞测试、飞行模拟、先进制造等领域内重大技术,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建设新型研发机构等技术创新平台,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3)积极引导企业加强研发平台建设,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提升企业内部技术创新管理,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西安市阎良区经济开发区


在近30年的发展中,西安市阎良区经济开发区紧抓国家战略实施机遇,以南部航空产业聚集区建设为支撑,打造以航空产业配套为主的产业聚集区。


现有工业园区3个,主导产业以航空配套及零部件机械加工为主,培育了以飞豹科技、嘉业航空、驰达航空、翔辉科技、鹏玉机械等为代表的的领军企业。2013年9月,被陕西省中小企业促进局确定为全省重点建设县域工业集中区;2020年12月,被西安市委军民融合办评选为示范园区。2021年11月,被西安市委军民融合办评选为特色园区。截止2021年,园区共有注册企业220家,拥有各类专利技术329项,各企业共承载区内劳动力达5000余人。2020年园区企业总产值达到26.86亿元,其中:航空类企业产值达16.98亿元,占园区企业总产值的63.22%。


“十四五”期间,阎良经济开发区紧紧围绕“ 航空配套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高端电子产品制造业 、战略性新材料产业”和配套服务业为主导的“4+1”产业格局,力争实现四个翻番---即园区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和产值、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和产值、园区亩均税收贡献实现翻番。



航空产业链基础配套园



主要由配套生产研发区、综合配套产业园区、配套服务区配套管理区、多元研发生产区、航空产业孵化区、综合办公研发区、物流产业园区组成。园区分三期进行建设,一期启动区规划建设行政办公配套服务、园中园产业区以及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二期规划主要集中建设综合研发办公区和多元研发生产区,以科技研发办公功能为主。生产功能为辅。三期规划主要建设标准化厂房,包括物流产业区、生产区以及相关研发服务区。


其中,已建成的航空产业融合创新中心立足于为航空产业链企业、高科技企业、高校科创空间等提供上万平方米办公场地和展厅,将有力推进阎良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航空产业科技创新,推动航空供应链和创新链的有机衔接。所在地理位置优越,周边交通便利,可作为阎良区航空产业对外招商引资重要平台,同时能够提供各类高端就业岗位,吸纳优质人才入驻阎良,推动构建人才集聚、技术集成、服务集中的航空产业及企业服务中心。



中国航空文化博览园


由  “一馆、两轴、三广场、五分区”等功能片区组成,主要包括飞机陈列区、航空文化体验馆、停  车场、主次出入口广场及市政道路。项目将充分依托阎良区航空产业基础,以飞机集邮为理念,通过真机陈列、科普教育、多媒体互动、沉浸式体验等多种形式全景展现我国航空工业发展历程,以航空文化为主线,采用  “馆园结合模式”,打造中国最具特色的航空文化博览园。



先进制造业中心产业园


先进制造业中心产业园由西安航空城产业园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承建,项目计划分三期建设。本项目集研发、办公、生产、试制加工于一体,为企业提供总部办公、科技创新、产业研发、生产加工等全方位产业生态环境服务平台,适合各个类型的企业入住。该项目一期规划主要包括5栋单层标准厂房、1栋多层厂房、1栋孵中心、1栋办公楼,该项目设计过程中经过调研,充分考虑融合航空产业孵化、设计、生产、运营,园区设计考虑办公、食宿、生产、仓储等所有产业服务,为入园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目前,1-5#厂房已经施工完成,并已完成出租,其中1#厂房作为航空基地城管局垃圾分拣中心暨大件分拆中心,2-4#厂房完成市场化出租,6-8#楼计划2022年4月份施工完成交付使用。



表面处理产业园


航空基地表面处理产业园项目依托航空装备制造表面处理中心项目,由西安市政府批复,服务范围覆盖整个关中地区,是区域内完善航空产业及装备制造配套功能的重要平台,项目建成后可支持各类电镀、阳极氧化、阴极电泳等多种表处工艺,是西北地区门类最全、功能最先进的表面处理园区。 


项目位于航空基地综合保税区西侧,项目拟建厂房7栋、办公楼1栋、倒班宿舍1栋及配套设施。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建设标准厂房5栋,化学品库、动能中心各1栋。该项目目前与西飞、西电等多家国有大型企业进行密切对接,与西光、金池等20余家企业达成较为明确的合作意向,目前已达成初步意向的企业厂房需求约2万平米,预计年产值近7亿元。



航空物流综合保税区产业园


西安航空基地综合保税区2018年1月经国务院批复设立,2019年11月封关运行的我国中西部地区首个以航空制造为发展特色的综合保税区。


航空基地综保区以发展民用航空产业为核心,现已形成了通关服务、综合配套、口岸作业、检验检疫处理、加工贸易制造、仓储物流分拨、检测研发展示、航空材料设备研发、航空大部件制造、整机装配仓储维修十大功能片区。园区现有通关服务中心大楼,7栋标准厂房和3栋保税仓库,园区市政道路、巡逻道及围网。可立即使用的预留用地,围网外配套生活、办公、商业综合服务用地。


2020年全年综保区完成注册、签约和入驻企业共22家,其中加工贸易企业4家,物流类企业7家,保税服务类企业5家,一般贸易企业6家在疫情冲击和国内外严峻形势下全年实现进出口贸易额12.97亿元,主要进出口货物包括新舟系列飞机、直升飞机、航空发动机、航空材料、多晶硅料、金属催化剂等,进出口贸易额增长增幅位列全国第三



民机产业园


民机产业园由西安航空城产业园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承建,该项目主要包括6栋单层厂房、4栋多层厂房、1栋孵化中心、1栋研发办公楼、1栋检测中心等建设内容。


园区以丰富配套形态实现产业赋能、以统筹平台资源助力企业发展”的“四轮驱动”发展思路,边建设边招商,提前对接企业需求,对13#厂房进行专业化定制,出租厂房占单层厂房总面积的56.84%,年税收贡献预计5000万元。园区完善运营管理体系,编制《工业园区入园评审办法》及《运营管理方案》,打造具有航空产业特色的现代化产业园区。



蓝田通用航空产业园


蓝田通用航空产业园位于蓝田县汤峪镇八里塬,距蓝田县城约14公里,距市中心约27公里。


园区总体规划,分三期建设:近期目标(2019-2021年),重点建设通用航空机场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通航大会举办相关场馆、场地,初步发展通航相关文化旅游产业,以入区项目为主进行相关建设;中期目标(2022-2025年),以通航机场为核心,逐步向南北拓展产业区,重点发展航空应急救援、通航物流、通航飞机研发制造等产业打造园区内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通航企业;远期目标(2026-2030年),完成通航机场提升改造,将通航机场打造成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的备用机场,疏解公务机、支线飞机、航空物流等非枢纽职能,同时承担阎良机场支线飞机、小型飞机试飞职能,形成影响区域的航空制造、航空研发产业,完善机场战备功能。


机场一期建设目标为A1级通用航空机场(跑道长度1200米,飞行区等级2B,可提供12座以上的航空器开展商业载客飞行活动)。二期机场跑道将延长至1800米,飞行区等级达到3C,并预留未来机场跑道进一步拓展的空间。


园区以西安为中心,形成较为完整的通用航空全产业链和“一基地多产业园”发展格局,到2020年建成37个覆盖全省的“王”字型通用机场网络。产业园选址正位于陕西省“王”字型机场网络的中心位置,能够发挥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枢纽作用,充分依托西安通航产业创新发展的“西安模式”和基础优势,将陕西和西安打造成为全国通航产业发展的引领示范区,为建设航空强省提供战略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