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赛介绍
中国航空创新创业大赛
CHINA AVIATI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MPETITION
世界多国疫后重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全球技术创新空前活跃,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加快调整科技创新领域布局,展开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与装备制造、交通运输的深度融合。在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过程中,具有最高科技含量、最大供应链集群、最强经济拉动力和辐射力的航空产业将成为这一轮发展牵引动力的核心。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需要支持的力量就是一批具有航空航天配套实力的企业,尤其是新兴科技类中小企业。从双创赛事出发,逐步积累创新资源,逐步发现潜力企业,培育中国的航空产业创新生态。
CAIEC 中国航空创新创业大赛创办于2016年,是中国发起最早、规模最大的专注航空领域的全国性双创赛事,由中国航空学会、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大赛聚焦航空产业,汇聚全世界创新理念和科技成果,以前瞻性、创新性、平台性、权威性为导向,以促进航空科技同产业、航空科技同金融深度融合,打造互联网时代航空创业空间,推动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航空双创组织建设为目标,以聚合资源、促进投资、扶持落地为原则,逐步建设航空商业价值创新的服务综合体,专注促进中国航空产业双创与产业投资工作的发展,力求逐年积累为航空产业创新发展起到积极的引导、示范和桥梁作用。
指导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航空学会、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
支持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民航大学、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航空企业科协技术创新联盟、航空产业国际合作联盟
协办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学会、四川省航空宇航学会、 广东省航空航天学会、上海市航空学会、陕西省航空学会
承办单位:中国航空学会创新投资工作委员会、国翊创新科 技(北京)有限公司
1、促进科技同产业、科技同金融深度融合,打造互联网时代创业空间。
2、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进行军民两用的供给侧改革,加速军用技术向民用技术转移。
3、加强科技决策咨询系统,建设高水平科技智库。
4、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让机构、人才、装置、资金、项目都充分活跃起来,形成推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
5、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推动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航空双创组织建设。
赛事组成
大赛由创新组赛、创业组赛以及全国总决赛组成。大赛聚焦 航空产业发展热点、难点问题,聚焦关键技术和创新产品,重点 关注航空产业细分领域中的空天动力、新材智造、无人系统、智 慧民航、科教文创五大领域的上下游供应链协同创新。
参赛报名
符合条件的企业和创客(以下统称参赛者)均可报名参赛,大赛不向参赛者收取任何费用。
航空产业链上下游相关项目和企业均可报名参赛,包括但不限于相关技术、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销售与市场、运营使用、服务与保障、文化周边等产业链各环节的技术、产品、服务。(报名时需选择参赛组别)。
(一)参赛主体要求:
1、以股权融资、企业形象和产品线整体推广为需求的初创阶段航空企业。
2、大型航空相关央企国企、科研院所、上市或大型民营企业的创新团队自主研发的可用于航空产业的创新技术或产品,如科 技成果转化、军民两用技术等。
3、具有创新能力和高成长潜力,拥有创新成果,有创业计划或科技成果转化计划,有完整独立的项目团队。
4、企业或个人无不良记录。
(二)项目要求:
1、创新组(科技成果转化或突破性技术为主)参赛要求:
a.参赛项目须是具有市场化、产业化前景的可应用于航空产 业的创新技术或产品。鼓励军民两用科技成果、重点领域关键技 术参赛,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的科技成果参赛。
b.参赛项目涉及职务发明的需要取得所在单位出具的许可 参赛的书面说明文件,并提交单位开具的不涉密证明文件,无统 一格式要求,请作为商业计划书附件发送至 BP@aeroinno.com, 同时不存在泄露国家秘密的情形;非职务发明参赛项目的创意、 技术、产品及相关专利须归属参赛团队,与其它任何法人或自然 人无产权纠纷。
c.如所在单位鼓励参赛项目与外部机构进行研发合作、技术转让、技术许可、作价投资等多种形式合作,请在参赛材料中说明。
2、创业组(中小企业为主)参赛要求:
a.参赛项目有完整的创业团队,有明确的融资需求。
b.企业经营规范、社会信誉良好、无不良记录。
c.鼓励军民两用技术企业、重点领域关键技术企业、计划扩 大生产规模企业、寻求产业落地项目以及有天使投资、风险投资 或其它机构投资的航空产业项目参赛。
(三)重点关注领域:
1、空天动力:航空航天飞行器动力推进系统的相关技术、产 品、服务及供应链。如材料、工艺与制造、控制技术、信息管理 技术、新型推进技术、中小型发动机、含能燃料及推进剂、维修 服务等热点领域。
2、新材智造:航空航天领域先进材料、新型制造工艺、机载 设备、飞机设计制造及信息化能力建设相关的技术、产品、服务及供应链。如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隐身材料 领域的新型航空材料及零部件,各类新型加工制造工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相关软硬件技术产品和服务模式等热点领域。
3、无人系统:无人机及与其配套的通信站、起飞(发射)回收装置以及无人机的运输、储存和检测装置的相关技术、产品、服务及供应链。如可执行不同任务的新型无人机、城市空中交通自动驾驶飞行器、临近空间无人机、空天无人机等产品及行业应用解决方案,飞控系统、数据链系统、动力系统、无人机反制、任务载荷及零部件等热点领域。
4、智慧民航:智慧航企、智慧机场、智慧空管的相关技术、产品、服务及供应链。如民航先进技术装备和系统、数字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空中互联网、数据链技术、绿色机场、新商务、新货运、维修保障、航材管理等热点领域。
5、科教文创:空天教育科技企业、教育咨询机构、文化教育媒体、创意设计服务、文化装备设计与生产、航空主题培训体验等航空航天教育及文创类机构相关的新课程、新产品、新企业、新模式等。
一、评选办法
评选办法评选分为初审、复赛和全国总决赛三个阶段,初审阶段在所有报名项目中,分别评选出创新组全国30强和创业组全国30强,复赛阶段各组从入围的全国30强项目中经过线上路演及专家提问环节,分别评选出两组的全国15强进入全国总决赛。各阶段评审工作均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由20名以上航空技术、风投、管理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委员会成员,从技术与产品、商业模式及实施方案、行业及市场、财务分析、团队实力等方面,在现场对各参赛项目进行综合评分。
二、奖励设置
1、全国总决赛设置:创新组及创业组各设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7名,分别颁发奖杯及证书。
2、大赛设优秀组织奖3名,以表彰积极推荐项目并获得优秀成绩的单位。
3、大赛设伯乐奖,以表彰积极推荐优秀项目的专家及个人,全国总决赛一等奖项目的推荐人将获得伯乐奖,每人奖金1万。
企业宣传
深度采访获奖企业/项目,多维度展示项目优势,提升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
资本对接
举办年度投资对接会和线上活动,精准触达上百家专注航空领域的投资机构。
市场对接
组织“空天加速营”、“空天企业家”等产业孵化活动,走进大客户和地方园区,优先对接行业资源。
人才招聘
免费参加“空天人才宣讲会”直播活动,协助企业展示发展前景和人才需求。
分享新思想 开启新的对话模式
寻找新机遇 扶持航空产业新产品
探索新模式 共同促进新业态发展
和来自全国的航空科技精英一起开启通往未来新世界的入口
CAIEC现已启动在不同城市的赛事合作伙伴、参赛项目、媒体等招募流程,欢迎全球航空科技型初创与成长型参赛企业、创新创业项目、大企业、投资人和媒体等组织机构共同参与。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4000-747-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