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航空创新创业大赛

首期空天创业营公开课


航空创业者,您好!首期空天创业营于7月8-9日在北航成功举办。在线下课堂的基础上,我们在空天界服务号和映客直播上首次开通了网络直播课堂,数千人同时在线观看。我们为正在准备参赛材料的各位举办了本次的公开课,并整理了课堂笔记,我们希望能够帮助各位梳理思路,更好的准备参赛事宜,本届大赛的报名截止日期为8月1日,如您在报名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欢迎联系大赛组委会。

第四篇笔记我们为您带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政策解读》,PPT来自分享嘉宾,主办方经分享嘉宾审阅授权发布。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政策解读


分享嘉宾:杨迎平,北京北航天汇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副研究员。长期从事科技企业管理、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咨询与决策咨询等工作,熟悉相关的科技政策与法规,在科技成果产业化、科技项目投融资、企业诊断与改制、创业企业、创新企业培育、中小企业资源整合促进发展方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建立北航孵化器双创企业孵化服务体系、设计投融资服务支撑体系,针对创业企业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探索尝试不同的孵化模式,促进科技企业孵化培育、双创工作的有效进展。


主持人:各位有志于创新创业的朋友,大家好。今天是北航专场,作为一个毕业之后一直在高校工作人来说,我深刻感受到了我们高校确实是创新的摇篮和宝地。但是我们高校的科技成果却有很多“躺”在实验室里,非常可惜。习总书记说过,广大的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意思就是鼓励我们的科研人员要积极进行科研成果转化。资产公司的科技板块作为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和职能部门,一直致力于推进产学研合作,致力于为广大师生的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服务。

这次报名时大家填写的问卷显示,在座各位当中,有64.2%的老师希望以后能够经常参加创新创业课程。所以,我们今后也会根据大家的需求,有针对性地举办系列培训,同时也请大家关注北航长鹰的微信公众号,我们会把消息发在微信公众号上。同时,有关于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问题,大家也可以咨询我们或工研院公司。

下面我们就进入今天的培训专题。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各位来宾,大家早上好!

作为创新驱动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创新驱动的大潮下,国务院和各级政府都发布了一系列的指导性政策。今天我们围绕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结合我在工作当中学习和体会,向大家做一个分享和交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


创新驱动政策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的全局的核心位置。

从国务院到各部委、各省市都发布了系列指导性文件:

——2014年9月,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公布了“十三五”时期重要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强化创新引领作用,为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被列入重点。相继中央和各级政府也发布了一系列创新创业的指导文件,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2017年我国取得重大创新的成果:

 

——2017年4月22号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顺利交会对接;

——2017年5月3号我国首台光计算机演示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量子计算能力;

——2017年5月5号我国自主研发国产大型客机C919试飞成功,这是我们学校师生也特别关注的;

——2017年6月11号我国海域首次可燃冰试采成功,我们已经成为全球首次在试开采当中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

——2017年6月26号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在京沪高铁正式双向首发;

——2017年6月28号我国自主研发的海军新型万吨级驱逐舰首舰下水成功。

 


这一张列出的图标大家都比较熟悉,这些图标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和移动终端发展起来的电子商务和微信社交平台。电子商务和微信平台极大的改变了大众的生活模式,颠覆了传统的商业模式,带动了第三方支付、物流、快递、电子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

列出来的滴滴打车、快滴打车开创了出租车行业打车的新模式,共享单车,利用定位系统、扫码解锁、手机支付实现了智能出行。所有的这些新业态都是以互联网技术应用为基础、移动终端为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模式、新业态。

我们相信在快速发展的科技大潮中,“无中生有,有中生新”,在实现创新驱动战略下应该成为一种常态。

我们现在看一下在创新驱动发展里面出现的频率比较高、比较热的关键词。创新驱动的核心是要加快以技术创新为优势的转化,为我国持续转化提供强大的动力。



创新引领——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的含义里面,不仅仅指技术创新。以前讲创新,就聚焦在技术创新上面。现在的创新引领涵盖的意义,应该是大力促进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和文化创新的深度融合。

创新竞争——科技创新的实力是国际竞争的高地。科技创新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以此建立的创新优势持续的时间长,竞争力强。

创新团队——要激发各类人才积极性、创造性,加快聚集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人才队伍。

创新推力——不断创新新技术、新思路、新模式、新办法、新经验,把“双创”作为推动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不断提升经济活动的“新含量”。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关键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创新主体要坚持市场为导向,要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的地位。

以前说技术创新,局限在科技人员、科研院所、高校,现在要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强化企业是创新驱动发展的主要动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点,要整合多方资源形成合力,大力促进科技和经济的紧密合作,推动创新成果尽快工程化和产业化。


着力点应该充分调动高校、科研机构、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要激活源头的创新资源,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推广应用。重要抓手是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创新发展的动力转换,实现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对于推进结构性改革、支持经济转型升级,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创新支撑要增强高水平创新源头供给,依靠成果转化使产业发展“无中生有、生有中新”,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

竞争实力,当今世界经济竞争表现为高技术成果转化数量,质量核转化速度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程度及其市场占有率的竞争。



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主的新技术体系和各行各业紧密结合的今天,成果转化呈现了新的趋势和新的特点:

第一,周期短。技术信息与知识传播速度加快,技术在短时期内匀速,对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基础研究与产业化距离进一步缩短。

第二,多样化,企业作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主体,科技服务、风险投资机构在转化过程中日益活跃,尤其“互联网+”使新的转化形态不断涌现,转化的渠道和形势更加多元化。

第三,全链条。现在的科技转化,逐步向技术创新全链条延伸,科技成果转化的渗透率不断的增强,在技术推动和市场需求牵引共同作用下,创新与市场需求、技术成果转化的交互作用日益紧密。


国家相关政策


关于国家及各级政府相关政策的介绍。主要聚焦在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驱动两个方面,由于时间关系不可能展开的太多。

首先介绍《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201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指导性文件,在战略目标上提出了建设世界创新强国分为三步走:

 


第一步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我国重要的产业领域要进入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成长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和产业集群。

第二步到2030年要跻身于创新型国家的前列,我国主要的产业要进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在若干战略领域,要从并行转为领跑,同时要产出能够在世界发生重要影响力的原创性成果。

第三步到2050年,要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型强国,我国到2050年拥有世界一流的科研机构,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和创新型企业,涌现出一批重大的原创性科技成果和国际顶尖水平的科学大师。同时,成为全球高端人才创业创新的聚集地。


在创新驱动发展纲要里对产业技术体系进行了系统部署。在创新布局上,从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区域创新、组织创新、军民协同创新、大众创新方面进行了系统部署,明确了9大领域的技术发展方向: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现代农业、现代能源、生态环保、海洋和空间、新型城镇化、人口健康、现代服务业。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坚持双轮驱动、构建一个体系,推动六大转变。


双轮驱动:

第一,抓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明确方向和重点,形成持续创新系统能力;

第二,统筹推进科技、经济和政府治理三方面体制机制的改革,最大限度的释放创新活力。

一个体系:

建设各类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和高效配置的生态系统、明确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社会组织等功能定位完善激励创新的政策体系。保护创新的法律制度,构建鼓励创新的社会环境,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

六大转变:

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主导要向以质量效益为主导的可持续发展转变;从传统要素主导向创新要素主导发展转变;产业分工从价值链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资源配置要以研发环节为主,向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统筹配置转变;创新群体要从科技人员的小众为主向小众与大众创新创业互动转变。创新范围有非常大的变化,要促进草根创业和精英创业的互动、渗透和结合。


第二个国家法规,向大家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若干规定。若干规定是根据2015年8月第十二届人大十六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果转化法进行修订。半年以后2016年2月份,国务院颁布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鼓励创新主体(企业)和科技人员转移转化科技成果,推进经济循环增效升级,

首先,研发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对其持有的科技成果,可以自主决定转让,许可(实施许可)、作价投资,不需要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备案。突破了以前国有研发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对持有科技成果的处分没有自主权,要转让和实施许可或者是作价投资需要报批主管部门。若干规定里明确规定处分权在科技成果持有单位。

第二,优先向中小微企业转移科技成果,为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技术供给。

第三,转化科技成果收入全部留归单位,不上缴国库,扣除主要贡献者的奖励和报酬,主要用于技术转移机构的运行和发展保障。以前科技成果转化的所得分阶段处理,当时有800万、5000万的界限,800万以下可以留给持有单位,800-5000万按比例留归,有一部分上缴,2016年发的若干意见所有的转让所得可以留在本单位,不上缴国库。规定了技术转让和许可所得的净收入中提取不低于50%的比例用于奖励。科技成果作价投资实施转化,作价投资的股份或出资中不低于50%比例用于奖励。作为主要贡献人员,获得奖励份额不低于奖励总额的50%。包括转让、实施许可还有股权50%的奖励,其中50%要用于奖励主要的贡献者。

第四,鼓励充分利用股权出售、股权奖励、股票期权,项目收益分红,岗位分红等方式激励科技人员开展科技成果转化。


北京市相关政策


2017年9月北京市发布《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规划》。背景是2016年9月国务院印发《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明确了北京三步走的发展目标,围绕国家的行动纲领部署。

到2017年北京市的发展目标是科技创新中心初具规模,动力活力明显增强;到2020年核心功能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引领全国;到2030年核心功能更加优化,为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提供有力支撑。

北京市的三步走的发展目标:

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支撑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建成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技城,形成国际一流的综合性大科学中心;

突破一批具有全局性、前瞻性、带动性的关键、核心和产业共性技术,形成以创新为引领的产业体系;

初步建成京津冀协同的创新共同体,创新驱动发展体制基本完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更加优化。


根据2016年4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行动方案》,北京市在2016年11月发布了《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行动方案》的政策性文件。



主要思路是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按照多主体参与、全要素设计,全链条布局、强化技术资本、人才,服务等创新资源的深度融合与优化配置。

原则是坚持市场为导向,强化企业转化科技成果主体地位,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培育新技术新产品应用的市场环境。

坚持政府引导,强化政府在战略规划、政策制定、建设、人才培养、公共服务等职能,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建设,营造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转移良好环境。

坚持机制创新,发挥资本、人才服务的催化作用,探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新模式,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潜力。

坚持协同推进,健全跨领域、跨部门跨区域的协同机制,推进产业链、创新连、资金链的有机融合,在资源配置、任务落实等方面形成科技成果转化的合力。

《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行动方案》要建设一批支撑实体经济的众创空间,建设一批技术转移的示范机构,要求各类孵化机构在孵企业的数量超过1万家,推动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培育技术创新、应用服务创新群体,培育技术与商业模式创新融合的新业态,形成创新为引领的产业体系,技术交易增加值占地区总产值的9%,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催生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催生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


中关村的创新和成果转化政策


下面介绍的中关村的创新和成果转化政策,密切结合国家的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也密切结合北京市的创新驱动和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来制定。

现在着重介绍中关村创新示范区相关政策。因为我们属于海淀园,海淀园又地处中关村创新示范区。因此的政策我们应该放在第一位关注,实操性更强,支持力度更大。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经国务院批准,在推进自主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方面先行先试,探索经验、做出示范。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上海张江是获得先行批准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向全国推行的6项中关村先行先试政策:

第一,中央事业单位科技成果处置权的收益权改革试点。是在试点的基础上后来出台了公开的法规和指导性文件。处置权的收益改革试点把报批、备案和国库留存都已经突破了,形成对成果转化、创新驱动最大的推力。

第二,税收优惠政策、股权激励试点政策。这两个政策也是在中关村试行很多年,基本上聚焦在所得税优惠方面。

第三,科研经费管理试点政策,主要体现在中间费用补贴,以及研发经费的后补贴。

第四,高新技术认定试点政策,降低了高新技术的门槛值。

第五,建设全国场外交易市场试点政策。指除了股权交易所以外的股权交易,以前传统上讲的柜台交易。怎么理解?三板四板都是场外交易。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推示范的4项先行先试政策:

第一,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股权奖励可在5年内分期缴纳个人所得税。这是递延缴纳政策。

第二,有限合伙人创投企业投资于未上市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可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

第三,对5年以上非独占许可使用权转让,参考技术转让给予所得税减免优惠。

第四,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向个人股东转赠股本应缴纳也可以分期缴纳个人所得税。


全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包括哪些?从列出的分布表上可以看出来,北京市在2009年和武汉东湖同时批为首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施“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直接推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提速。2015年国家新设了6个自主创新示范区,我国自主创新示范区总数达到了11个。2016年国家又新设了5个,到现在为止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总数达到了16个。


现在总结介绍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主要政策:

第一,中央事业单位科技成果处置权、收益权的改革试点,取消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对科技成果使用处置的审批和备案,科技成果处置收入从分段按比例留归为全部留归单位。

第二,税收优惠政策,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股权激励可5年(分期)交纳所得税;有限合伙人创投企业投资未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可享所得税的优惠。对5年以上非独占许可使用权转让减免所得税;高新技术企业向个人股东转增股本可5年分期缴纳所得税。

第三,股权激励的试点政策。科研机构、高校职务科技成果的个人股权奖励可递延缴纳。指科研机构、高校收益有50%作为奖励,奖励的50%应作为主要贡献者的奖励。

递延纳税依据是什么?可以理解为在没有进行股权转让和所得的时候暂不缴税。因为科技人员用科技成果奖励出资的时候,还没有所得,还需要进行科技成果的转化和生产经营的实现,然后才会有所得。这条的规定解读可以理解为进行股权的再次转让,形成了收入,或者是实行了经营所得的分红,有了收益了,可以分5年来缴税。

高新技术企业转化科技成果的股权奖励,实行5年分期纳税改革;高新技术企业股权奖励可递延缴税;企业或个人以技术成果投资入股,对资产评估增值所得可5年分期缴税。递延缴税政策锁定的关键点是真有所得,有一个关键点不要忽略,不要认为已经发布了这些政策,到时候就可以不去税务部门申报,这是不可行的。在企业注册地,设有企业专管员在处理这些递延纳税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去企业主管税所和专管员那里按程序申报,不要认为这些政策发布了,就可以高枕无忧。一定要在实施步骤当中按照规定、按照流程申报。

第四,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试点政策:扩充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增加了一些新的技术领域。小企业研发费用占比调整为5%,原来认定标准是6%。企业科技人员占比要求不低于10%,之前要求是30%。取消了三年内获得知识产权的限制。以前的高新认定是企业自主的知识产权必须在三年内取得,如果超出就认为不在认定的范围,现在取消了限制。也取消了5年以上的独占许可,获得知识产权的方式已经开放了,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获得促进企业发展的知识产权,也是一个新的突破。


我们今天花比较多的时间介绍中关村在今年4月份出台的“1+4”资金政策的支持体系。中关村示范区今年2017年4月份出台的“1+4”资金政策的支持体系是梳理和整合了中关村地区历年以来若干丰富的多层次的资金支持整合在一起,打造了中关村的升级版。

目的是支撑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所以这些政策说新好像是似曾相识,说很熟悉但是里面确实有很大的突破。

第一,是要实现更加精准的支持。大家现在也知道,所有的都是从粗放型向精准型转变,形成有全球影响力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和新兴产业群体,精准的支持高端创新资源,要实现更加精准的支持。

第二,更加注重环境的营造。支持政府资金更多投入到适宜企业成长和发展环境建设和优化。

第三,政策更加简便易行,有利于资金统筹使用,更有利于创新创业主体理解政策、用好政策。



中关村“1+4”资金政策的支持体系


1是关于精准支持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重大前沿项目与创新平台建设的若干措施。

4由四个专项来组成:

第一,《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优化创业服务,促进人才发展支持资金管理办法》。

第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提升创新能力优化创新环境支持资金的管理办法》。

第三,《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促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支持资金的管理办法》。

第四,《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区一区多园的资金管理办法》。


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首先要知道1+4的目的,刚才介绍了有3大目标,所有1+4的支持目的,都是围绕这三个目的来展开的。

1可以理解为就是大专项,大专项的作用支持重大前沿项目与创新平台建设。大有两层含义:第一,范围广,可涵盖了下面四方面所有的机构和实体。第二,水平高。因此“1+4”的1不管是对企业、人才、服务机构也好,对任何创新主体也好,要求的标准是高精尖的,是高大上的。是一个高端的、门槛比较高的支持对象。

4可以理解为小专项。首先在范围上,每一个小专项都有固定明确的范围。第二,支持力度肯定比1是要低的。有这个概念,我觉得理解1+4就比较容易了。


我们看大专项推出支持方向是支持重大前沿的原创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支持重大实施示范项目的实施,一共有八个方向。

在若干措施在创新政策上的一个突破,

首先,第一个大方向支持重大前沿原创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支持方向是支持中关村各类创新主体,开展重大前原创技术的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成果转化率按企业总投入30%比例,给予不超过100万资金支持。产业化类按项目总投资额30%比例,给予不超过3000万元的资金支持。为什么分成产业化和成果转化类?科技成果转化更多在后续实验、新工艺、新产品、产业化过程方面开展一些创新活动。

产业化上更集中在设备、固定资产投入,形成一定的量化产能,具有规模化的产能。30%指的是后补贴,结合国家科技经费的改革,采用的是后补贴的方式。

第二个方向,支持重大示范应用项目实施。支持方向支持2022年冬奥会、城市副中心建设、新机场建设等国家重大需求和首都经济发展重大项目的示范应用。支持标准按项目总投资和合同总金额的30%比例,给予不超过2000万的资金支持。

第三个方向,支持重大协同创新平台和共性服务平台建设。支持方向通过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搭建对产业发展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协同创新平台和共性服务平台,支持具有重大创新创业促进作用的机构。目前中关村地区精准对接中小企业、尤其是创业企业提供专业化技术服务、并且有效果、对中小企业的创新创业有较大促进作用的专业化技术平台还比较薄弱,因此这个政策也有政府导向的含义。

第四个方向,支持重点金融机构积聚发展。支持重大金融改革试点机构,科技金融基础设施平台,金融类社会组织在中关村示范区积聚,给予不超过50%连续5年房租补贴支持,每个机构年度补贴金额不超过2000万元。支持这些机构在中关村积聚,所以用的支持方式是用连续五年给予房租补贴的模式。

强调重点产业领域是:前沿信息、智能制造、新材料、生物健康、生态环境、智能交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

第五个方向,支持世界级顶尖人才及创新发展。支持世界级顶尖创新人才及团队引进,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研究与管理,产业化及中试等。主要支持有国际化的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团队引进,支持的标准是面向前沿技术领域每年支持世界级顶尖人才及团队不超过3000万元。

第六个方向,支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和机构积聚。支持国际顶级、行业带动性的龙头企业和研发机构构建区域总部和研发中心,开展国际并购和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按投资总额的30%比例,每年给予最高5000万元的资金支持。

第七个方向,支持特色产业园区和创新创业社区产业集聚发展。围绕分园的产业定位,建设特色产业园区和创新创业社区,对符合园区发展定位入驻企业,产业促进平台和专业服务机构,按总投入30%比例给予补贴,每家总额不超过500万,每园区补贴入驻单位不超过20家,总金额不超过5000万。

第八个方向,支持整体转型升级和存量空间资源盘活利用。对带动区域整体性转型升级,已编制转型的规划和实施方案,并且列入政府重点的建设计划,对项目主体在存量盘活改造、生态治理提升,重大产业项目落地,以及创新创业系统的建设,按照总投资30%的比例,给予不超过2000万元的资金支持。



介绍四个小专项:

第一,讲的是优化创业服务,促进人才发展。抓关键词是优化创业服务,可以理解支持方向主要是聚焦在创业服务机构。这是第一个聚焦,第二个聚焦是支持科技领军人才,有8个资金支持方向,主要聚焦创业服务机构和科技领军人才。科技领军人才主要是结合雏鹰计划、中关村高聚工程,经过认定之后符合政策支持范围,服务机构包括孵化器、众创空间、新型孵化器、产业联盟等。

目的是进一步推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吸引优秀人才到中关村示范区创新创业,支撑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因为中关村是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重点核心部位,所以所有的政策都是围绕着这个目的来展开。

第二,抓关键词是提升创新能力,优化创新环境。那么这个关键词支持的方向,支持的领域,就是在知识产权、技术标准、新兴产业的发展、国际创新资源整合、科技服务平台方面,有一些新的资金支持的方向。在中关村地区注册的企业,在申请专利(国内发明专利专利、国际发明专利、还有商标),在这三方面申请知识产权进行补贴,国内国际标准不同,按件数补贴。如果中关村的企业在技术标准的制定方面有深层次、实质性的参与,是采标制标过程当中也有补贴。

新兴产业发展里有一个重大方向,指的就是刚才介绍的几大产业领域,如果有颠覆性的创新,有重大成果转化,也属于新兴产业发展支持范围。国际创新资源:引进来或者走出去,或者到境外举办有影响力的活动和宣传。

科技服务平台:各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或者促进企业创业创新,还有专业化的服务机构,都属于专项支持范围。

第三,抓关键词是金融深度融合。支持的方向是要促进基于互联网技术,新金融的引领和发展。要完善产融结合、金融的支撑体系。之前中关村做过很多融资的试点,还有互联网金融的试点,主要是针对这类新的金融机构,要促进金融与科技产业和经济的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的发展。

第四,对一区多园的协同发展进行专项资金的支持。确定了推进绿色生态型的园区建设,推进存量空间资源盘活改造,推进人才公共租赁建设,推进智慧园区建设,推进各分园公共设施建设,推进创新社区建设的等方向。这里面跟我们刚才讲的大专项一样,也是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一些规划,推进存量空间盘活的改建,中间的突破也是涉及到了特色园区、新型社区两方面。


我们把一个大专项和四个小专项进行梳理和全方位的讲解,今天由于时间关系,有机会下一次再向大家介绍。

谢谢大家。



提问环节


| 提问:比如说从航空院校出来,一般会有好的点子属于原创颠覆性的创新。如果以这个驱动,在中关村落地需要的启动资金,抛掉刚才的优惠,我们大概需要百分之多少的启动资金?如何启动起来?以后的融资这一块怎么筹备。 

| 回答:在政策上说原创性、重大前沿这样的提法,但是我觉得你要有一个概念,这是必须要明确的。在高校、科研院所更关注的是技术层面的创新,而中关村政策层面的在方向上有一定的距离。园区政策其实是更强调以企业为主体,企业经营行为要求贴近市场,以实现规模化市场为导向。

因此考虑要分两个维度。第一,我原创性的想法离市场有多远,我的用户是谁,我的受众在哪?你要根据这些来判断,来判定你需要多少启动资金,在研发过程当中,占的比例是多少,但是最终你走向市场的时候你又需要有怎样的资金准备。很多创业的年轻人在考虑过程的时候,可能会忽略一些经营细节。如果你真要实施成一个经营主体,而且要作为市场化运作的时候,可能要做两个阶段自己的评估。


| 提问:我们从技术成熟度和面向市场。

| 回答:对,你一定要有清晰的概念。不可能说成立公司之后就只考虑投入、一直研发,研发到最后自己的团队、主创,还不知道我的市场在哪,我的用户在哪,还有利润点在哪。是不是要考虑这些问题?

 

| 提问:我想问一下我看您的政策解读大部分都是针对企业,假如说我是人工智能类的公司,首先它是属于重大前沿的范围。第二个问题,我这个企业是通过什么途径才能够得到政府的资金支持?

| 回答:我刚才讲的大专项和小专项,都有申报时间。申报时间会在中关村网站上发布,我现在讲的是办法,到最后实施的时候每个专项都有固定的申报时间,申报时间发布的时候同时有指南,指南规定符合什么样的条件,应该有什么样的标准,应该提供什么样的申报材料。申报了以后是不是可以认为自己得到支持了呢?不是。还有一个评审阶段,好多项目在申报,但是最终能有多少胜出?是需要PK,需要比的,在同等条件下,就像高考一样,已经上了分数线,但是提档不提档到最后需要比较和评审的,会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来进行评审,有一些项目还要进行答辩和实地考察。


| 提问:我进入到评审阶段的门槛在哪?还有整个流程是官方网站,有没有具体的解释?

| 回答:有,对申报要求和标准都会有比较明确的指南,会讲的很清楚。而且第一步受理的时候要形式审查,审查过不了也到不了后面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