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747-919 info@aeroinno.com
中国空天科技企业家年会
盖孟:面向航空产业的国产三维图形引擎
微视威信息科技的引擎,未来目标不仅仅是航空领域,对于陆海空天,各种领域都有很好的延展性。最近无人机这些行业的兴起,也希望这款自研引擎在这些领域有更多应用。未来技术可能不会是引擎瓶颈,生态会是一个引擎核心壁垒。
雷小永:D级飞行模拟机自主研制之路探索
北京东方瑞丰航空技术有限公司主要研制飞行模拟器,即在地面训练飞行员的模拟机器,另一类是工程模拟器,用作航空的分系统的测试。
杨斐:超精密3D打印赋能产业发展
摩方精密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从0到1的原创科技公司,作为一个工业母机,是全球可以提供从2到25微米非金属的增材制造的企业,并且能够保证公差在10到25微米的范围之内。
徐方达:快速增材制造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
融速科技是一家专业从事超大尺寸金属增材制造企业,聚焦电弧增材(WAAM)前沿技术,主要业务是提供高性能、高效率、高性价比的大型金属零部件的智能增材制造解决方案。
何福林:MEMS惯性技术与无人系统应用
随着智能无人系统在协同化、集群化、小型化、智能化方向的发展,结合隐身、抗干扰等要求,具有自主性的智能传感器如惯性、压力传感器等将在未来智能无人系统的发展中起到更加重要作用!
丁建国:点石航空创业之实践及心得体会
点石航空(TechStone)2021年2月成立于苏州市太仓市,是一家专注于小型航空发动机研发与产业化的行业龙头企业。创始人丁建国博士是原中国航发集团一级技术专家、博士后导师,在航空航天领域拥有35年以上的学习、工作、科研及传授经历。核心技术团队主要来自中国航发集团,其全部拥有长期航空发动机研发经验。点石航空目前拥有39项知识产权。航空发动机作为“工业之花”被誉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目前小型航空发动机的产量已经占世界航空发动机市场的80%以上,产值超过50%,是一个超万亿的市场。
王宜婷:现代无人垂直起降固定翼飞行器市场方向及技术趋势
天峋创新作为一家工业级无人机飞行平台智造商,将继续坚持“使命驱动创新”,怀揣“航空报国”的 信念,发扬“山石嶙峋,勇于攀登”的精神,续写下一个辉煌的篇章。
梁哲:航空公司智慧化运营
优迈科思以智能运筹算法技术驱动航空运控决策创新,将战略方向聚焦于智能航空业运营管理领域,并以运筹优化算法、机器学习、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为辅助基础,为航空业客户提供可提供涵盖签派、飞行、客舱、地服、航网、机场、空管等全系列智能决策产品和解决方案,帮助航空业客户加速完成本土化智能运控及智慧化转型。
马小民:氧化铝陶瓷基复合材料(OX-CMC)助力空天风口产业的跃迁升级与思考
莫纶新材料采用离子型溶胶前驱体法制备连续氧化铝纤维工艺路线。整个过程原料易得、环保便捷、易于普及、成本可控。
沈涵:航空发动机燃烧室新材料新工艺应用
无锡乘风航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位于无锡市新吴区,专门从事高性能航空发动机热端关键部件加工和先进制造工艺研究的公司。乘风航空汇集了国内外航空发动机业内的众多青年人才,具备热端部件的激光加工、热障涂层、特种焊接、性能考核、精密加工等专精技术能力,为我国高性能涡扇发动机及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提供热端关键零部件。
王强:驼峰重载无人机应用助力低空经济
“驼峰”-600重载无人机采用纵列双桨布局,最大起飞重量600公斤,载重比50%(同量级无人机载荷比最高)
邱志坚:打造国家数字空域和城市低空管控的数字底座
融鼎岳是从事智能无人系统、雷达电子、通信导航、大数据和智能安防创新研发的高科技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市“民参军”骨干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现在已经成为国内低...
李宜恒:低空经济核心载体——eVTOL
零重力飞机工业是一家全球领先的智能电动航空器科技企业,以“绿色飞行、服务民生”为使命,以“构建地球上第三种交通生态”为愿景。
张召悦:国产航空监视数据及应用
未来,支撑智慧民航建设将是我们的发展目标。
赵静: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数智手册服务
北京汉端科技有限公司是专业航空信息系统提供商,有着近20年的大数据分析及信息系统研发经验,专注于航空领域的高端研发。
解明:实现微纳米颗粒表面极限调控的关键技术与装备
微纳米颗粒材料在新能源、电子、通讯、航空、航天、医药等领域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为其较高的比表面积和较大的活性,都是需要表面包覆才能够实现最终的应用。
殷磊:民族刀具品牌-澳克泰助力航空航天事业
赣州澳克泰工具技术有限公司是上市企业—章源钨业的全资子公司。自2007年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钨产业链的深加工领域。为我国重点行业高端用户提供“高效率、高精度、高可靠性和专业化”的数控刀具产品。
杨水华:低成本 高可靠100M-1553B总线
北京中航通用科技有限公司2016年成立,主要资质有JGBM资质、WQ装备承制资格、GJB9001C-2017质量体系等。核心业务是国内自主创新的总线技术,主要推荐两种一种是智能同步总线iRAX®,是光纤介质的适应于1G到10G通信带宽。
郑伟:情怀+动力=成功动力
斯塔纳航空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支撑,以人才为基础,制定明确的发展规划和经营策略。公司计划在三年内,实现业务规模的快速增长,成为当地航空科技行业的领军企业。同时,公司也将注重研发和创新,不断推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4000-747-919